簡單介紹一下 我個人的讀書狀況
我平日白天上課晚上打工
自己的時間很難配合補習班,再加上補習費種種因素
所以選擇自己讀
我必須說 在校時我完全不是一個認真的學生
很多科目都是得過且過
所以我的讀書方法比較適合不多時間準備或是只求及格的考生
OK那就進入正題!
我實際準備的時間大約3個月
所以重新自己整理筆記或是研讀課本這種事情千萬不要碰!!
(先說大原則,後面在分科詳細說明)
step1.
準備好一套考試用書(我是用華杏出版的護理師捷徑)考護理師跟二技的方向有些不同
護理師的題目都比較直覺反應,很多小地方都要背得比較仔細,所以使用出版社整理好的重點既省時又有效率
(圖片取自:https://www.farseeing.com.tw/?page_id=8017)
step2.
用表格規劃讀書進度,安排自己每天要讀的進度,順便檢視不足的地方!
舉例:
*平日:晚上8點讀到凌晨1點 將5個小時平均分給2個科目
*週六:回顧一週所讀的內容 有問題的地方再翻課本找
*週日:寫講義每一回附的歷屆試題,針對錯的題目回頭找答案
將所有科目照規劃進度讀完第一輪後,再重新run第二輪以此類推
第一輪:講義的每個地方都看仔細
第二輪:針對講義內容的粗體字再研讀
第三輪:自己容易忘記的地方可以用紅筆圈起來
第四輪:將重點中的重點再用便利貼做小小的整理,方便快速記憶
(讀越多遍越好,最好背到滾瓜爛熟~)
(讀每一科的小tips)
護理師國考共分五大科,平均每科60分及格就好,等於有200可以被扣掉
所以投資報酬率不高的科目我就選擇放棄了
1.基礎醫學(包含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
這是報酬率最低的一科,所以我們必須捨棄掉幾項
*解剖學、生理學:大約佔了一半的題目,所以這兩科不能放,解剖學可以配合圖片會更好記憶
*病理學、免疫學:只看講義的粗體字,有個印象就好,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微生物學:內容多,需要花很多力氣記憶,直接捨棄,將時間省下來讀其他科
*藥理學:每一年會考的藥都差不多,可以直接做歷屆試題,只讀常出現的藥物
2. 基本護理學與護理行政
*基本護理學:這個用來衝分數真的很好用,每個小細節一定都要背起來,例如溫度幾度、室溫下放多久⋯⋯都要記!
*護理行政:著重觀念,多寫幾次題目再從自己錯的地方回頭研讀,可以幫助觀念釐清
3. 內外科護理學
每個疾病的分類、症狀、護理都要記熟!!
不過因為內容實在很多,讀第一輪的時候可以全部都讀一次,第二輪之後就針對粗體字,才不會內容太多記不起來
4. 產兒科護理學
產兒科每一年出的方向都差不多,可以參考講義在目錄的地方畫星星的重要程度,越多星星的單元就必須背的越熟
5. 精神科與社區衛生護理學
*精神科:這一科我講義內容大概只看了兩次,主要是背精神科藥物的內容,其餘在做題目的時候會發現不少地方是可以用常理判斷的
*社區衛生:需要熟讀背下來的一科,基本上也算是不難得分的科目,可以從這邊補基醫落掉的分數
小短腿小叮嚀:
1.題庫相關:除了每周日寫講義每一回附的題目,自己也需要另外找時間模擬一次完整的考試過程
測試自己需要的時間,如果太久可以再做調整,建議可以考5年內的試題即可,錯的題目下次絕對不能錯
時間允許的話,過一段時間再重寫同一份考題也可以增加記憶。
2.讀書環境:有些人喜歡圖書館安靜的氛圍,不過像我自己就比較喜歡咖啡廳的氣氛,沒有一定要在哪邊看書比較好
只要找到自己可以靜下心的地方都是適合讀書的好地方。
3.講義選擇:市面上不少護理師證照的考試用書,沒有哪一套絕對好,可以到各大書局翻閱,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排版方式和內容,
不過我真的要私心推薦一下華杏的護理師捷徑真的考題對照講義粗體字的命中率很高~
4.考前一天:就把書本放下吧~好好聽聽音樂看一場電影,把隔天要帶的東西準備好 包含證件、胃藥。。。避免突發狀況發生
考試當天不用再帶書了~這樣只是累到自己而已
只需要帶5年內的歷屆試題(題目中偶而會出現幾題一模一樣的題目,我當時就有遇到)
當天一定也會有補習班在考場門口發講義
記得~勇敢地收下他們 休息時間讀補習班講義和歷屆試題就夠了~
另外,分享一個克服緊張的小tips
就是當自己開始胡思亂想的時候 心中就瘋狂默念同一句話
例如:我做得到我做得到⋯⋯ 讓自己的腦袋別再亂想~
最後公布一下我的成績 每一科平均都在65-75分左右 總分平均下來是72分~
祝大家都能順利取得護理師證照~~~